EFT 付款解析:在 Beancount 中记录电子转账
· 阅读需 6 分钟
电子资金转账(EFT)悄然支撑了现代企业的大部分现金流。房租、薪资、向客户付款甚至报销,越来越多地经由数字网络而不是纸质支票完成。这种速度和便利带来了新的会计期望:必须在资金离开银行前、中、后完整跟踪。
本文将拆解主流 EFT 网络的运作方式、结算时间线中的关键节点,并展示如何在 Beancount 中建模整个流程,让总账真实反映现金状况。
什么是 EFT 付款?
电子资金转账指的是通过数字消息而非现金或纸质凭证在银行账户之间转移资金。它涵盖 ACH 扣款和打款、银行电汇、借记卡交易、点对点支付、即时提现产品等。与其携带纸质授权,付款方会指示银行通过共享网络推送或拉取资金。
会计上的重点在于:发起 EFT 的时间、银行对账单的记账日期以及交易对手确认收款的日期往往不同。需要分别记录意图、在途金额和最终结算,才能保持账户余额可靠。
小型企业常用的 EFT 网络
- ACH(Automated Clearing House):按批处理的转账,1–3 个工作日结算。由于费用可预测,常用于工资、供应商账单和周期性扣款。
- 当日 ACH(Same Day ACH):仍由 NACHA 清算,但在截止时间前提交的指令可在当日入账。适合紧急的工资调整或供应商急件付款。
- 银行电汇(Wire):实时总额清算,费用较高,适用于大额、时间敏感或跨境交易。
- 借记卡与虚拟卡网络:无卡交易以及平台(Stripe、PayPal、电商平台)的款项最终都会以 EFT 形式清算,只是中间经过卡组织处理。
- 即时到账服务:通过 RTP 或 push-to-card 轨道将资金即时划入借记卡或账户。费用较高,但对灵活用工或紧急支出十分有价值。
- 银行间支付链接:开放银行 API 与 RTP 允许客户授权一次性从账户划扣,立即获得确认且不可撤销。
EFT 从启动到结算的流程
- 授权:你(或平台)收集客户/供应商的授权,并保存银行信息或令牌化凭据。
- 提交:银行或支付处理方打包指令,发送至对应网络(ACH、RTP、SWIFT 等)。
- 网络处理:网络验证交易,检查制裁与错误,并安排结算时间。
- 结算